首页
HOME
品牌故事
BRAND
种植体系
SYSTEM
种植专家
EXPERT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天津海德堡联合口腔医生讲解龋病的致病因素?
发布时间:2022/04/29
龋病的三环学说或四联因素学说中,致龋菌是最主要的因素,是病源性因素。牙齿表面刷干净以后,很快形成一层唾液薄膜;致龋菌通过唾液薄膜在牙齿的表面聚集,形成菌斑;菌斑聚集成熟以后利用外界的糖代谢产生酸,酸能溶解牙齿中的矿物质形成龋坏。
氟的抗龋机制
发现氟化物对龋齿的抗击作用是过去100年口腔医学界对人类的最大贡献。牙釉质虽然是人体最硬的组织,但在口腔环境中却是“弱不禁风”的。正如糖、盐在水中溶解取决于饱和度一样,氟化物的存在能降低牙齿表层釉质的溶解度并促进釉质再矿化。相同酸度,如果存在氟化物,牙齿的溶解度降低,不容易发生龋坏。
事实上,牙齿表面的牙菌斑很难保证彻底清洁干净。如果菌斑中存在一定量的氟化物,当酸脱矿发生时,就可以抑制牙釉质的溶解。所以氟化物在牙齿的保护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因此,从预防的角度考虑,首先,应该使牙齿经常处在含氟化物的口腔环境中,比如每天用含氟牙膏刷牙、局部涂氟等;然后,在诊所或医院进行口腔疾病治疗之前应该进行龋的风险评估,常规使用局部氟化物。同时,口腔医师在临床工作中需要对患者进行具体的口腔卫生指导。
微小龋坏发生后,暴露在氟化物中,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龋坏逆转。比如正畸患者或者长期卧床的患者牙齿出现白垩色改变后,首先应该去除致病条件,将菌斑清除干净,然后椅旁使用氟化物三个月一次或一年两次,可能逆转早期脱矿情况。